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业务动态 > 立法工作

规范筑基 法治护航 以文件审查小切口 促优化营商大环境

来源:黄石市司法局      时间:2025-10-11 08:38

行政规范性文件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石,也是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黄石市司法局聚焦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围绕五个维度,全面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以精准的制度供给为企业松绑减负、为发展注入动能,持续夯实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根基。

一、固化审查指引,筑牢前端服务基础。针对以往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中存在的材料报送不全、补正滞后、程序不规范等问题,黄石市司法局于2025年制定出台《黄石市合法性审查操作指引(一)》,将合法性审查工作从制度设计转化为具体操作,从原则性规定细化为服务指南。通过编制“合法性思维导图”和“一次性告知单”,实现审查流程可视化、材料清单明晰化,推动行政规范性文件实现“即收即审”,显著提升审查效率。同时,将公平竞争审查作为合法性审查的前置环节,对涉及经济发展、助企纾困、招商引资等领域的文件实行优先审查,保障涉企政策高效、优质出台。

二、优化审查机制,提升中端审查质效。在涉企文件合法性审查中,坚持审慎从严,严把法律关、内容关和表述关。提前介入关键程序环节,加强解释指导,确保条款合法、内容严谨、表述规范,消除政策模糊空间。对复杂疑难事项,依托合法性审查联席会议机制,引入政府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等外部智囊,通过座谈、专家评审等方式开展联合审查,做到有错必纠,杜绝文件“带病出台”,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有机统一。2024年以来,共完成市级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132件,其中涉企文件65件,提出审查意见256条,有力支撑企业依法发展。

三、深化评估清理,畅通后端更新渠道。建立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定期评估和动态清理机制,及时废止滞后、冲突内容,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在评估过程中,注重听取企业、行业协会等市场主体意见,收集政策实施效果反馈,对不符合发展需要的文件依法予以修改或废止。例如,在《黄石市市长质量奖评定管理办法》评估中,组建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质量负责人、质量管理咨询专家、企业和群众代表等多方代表参与的评估小组,广泛吸纳企业、群众及专家的意见和建议。2024年,对199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开展实施后评估,决定继续有效76件、废止80件、修改15件,实现制度体系的轻装上阵与迭代升级。

四、强化备案监督,构建全程监管闭环。完善备案审查工作机制,通过常态化督办、定期通报等方式,加强对各县(市、区)和市政府部门制发文件的监督。结合执法检查、法治督察与群众信访等渠道,实现对规范性文件的动态监管。2024年以来共接收备案文件28件,准予备案23件,退回非规范性文件5件。发现存在问题的行政规范性文件5份,其中涉企类4份,均下发审查建议书并督促限期整改,切实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五、细化档案管理,实现全程留痕可溯。在建立日常审查台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全过程管理制度,创新推行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一案一卷”管理模式,制定《黄石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归档目录》,实现从起草调研到备案归档的全流程顺序管理。明确各环节工作职责与归档要求,提升文件管理的规范化、系统化水平,便于企业与公众查询使用,进一步增强政府治理的透明度与公信力。

(局立法科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