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业务动态 > 社区矫正

黄石市司法局发挥四个优势做实关心下一代工作

来源:黄石市司法局      时间:2025-04-28 19:15

2024年以来,黄石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为全市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发挥普法宣传优势,推动法治教育走深走实

一是压实普法责任。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全市“八五”普法规划以及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压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全市普法责任清单,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齐抓共管。二是创新普法形式。建立常态化青少年以案释法教育机制,充分整合律师、行政执法人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资源力量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联合黄石广电打造《法治视界》电视普法专栏,制作并播出青少年专题普法节目20期。联合团市委、市教育局等部门推出“黄小法”普法微课堂,录制系列短视频24期,倾力打造青少年普法IP。三是深化普法宣传。组织中小学校法治课教师开展法治轮训,全市446所中小学校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将普法内容与歌曲、相声、情景剧相融合,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法律进校园”“法治第一课”“普法微课堂”等法治宣讲、法治教育、法治实践活动,受众青少年达221.4万余人次。


二、发挥法律服务优势,推动权益维护用心用情

一是升级服务网络。升级改造黄石市公共法律服务“三网”融合平台”,被省委政法委评为全省政法智能化建设成果应用“优秀案例”。全面建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年办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案件440件,为未成年人提供法律咨询354人次,黄石市司法局被司法部评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先进集体”。二是畅通服务通道。对因家庭暴力、抚养权和继承权纠纷等申请法律援助的未成年人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指派、优先办理”。设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私密谈话室,对有需要的未成年人免费提供心理咨询。与公、检、法建立联动机制,为涉及刑事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刑事辩护全覆盖。三是提升服务质效。组织律师进社区、进学校、进关工委、进儿童福利院开展普法讲座和法律服务,并遴选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律师组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业团队,为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三、发挥刑事执行优势,推动监管帮教落实落细

一是区别化管理。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落实教育单独开展、谈话单独进行、档案单独存放,严格做好“隐私”执法、信息保密。对未成年安置帮教对象实行“一人一档”,并建立以监护人为帮教责任人的帮教小组,落实档案封存,无法定事由不予查看。二是个性化矫正。成立专门矫正小组,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针对性教育矫正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连续六年联合黄石市关工委组织开展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社区矫正对象自立自强、遵纪守法。在2024年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中华魂”主题征文演讲活动中,我市2名社区矫正对象获奖。三是精准化帮扶。与湖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联合开展“亲情视频促改造”等活动,助力未成年服刑人员教育改造。全年累计组织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公益活动200人次,开展心理辅导49人次,进行个别教育108人次,帮助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


四、发挥专门学校优势,推动矫治教育见行见效

一是完善教育体系。深入探究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成因,从时间维度将矫治教育过程分为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三个阶段。从功能维度将专门学校工作分为行为矫治、教育教学、学生管理三个板块,积极构建“三纵三横”的矫治教育工作标准和体系。二是打造矫治特色。联合湖北师范大学编撰专门学校教育教材,聘请武汉大学师生“定制”矫治教育课件,设计开发了法治、德育、心理、价值导向、行为认知5个方面共14项课程,探索建立警校结合、师生结对、家校共育、社会共助的多维教育模式,专门学校工作先后被央视《社会与法》频道、新华社、《法治日报》等媒体采访、宣传、报道。三是做好离校帮教。广泛开展“家长课堂”等活动,注重家校互动交流,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对结业离校学生开展综合评估,协调公安机关对重点帮教学生进行跟踪监管和帮扶。协同相关部门完善矫治教育期满回归跟踪评估体系,妥善做好了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学生学籍保留、隐私保护、返校就学等帮教工作。

下一步,黄石市司法局将进一步发挥职能作用,持续做好青少年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刑事执行、安置帮教、专门学校等工作,不断筑牢青少年健康成长法治屏障。

(局社矫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