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专题专栏 > 市域社会治理

凝聚多元主体力量 发挥自治强基作用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 社会治理新格局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3-05-10 14:33

茗山山间,雨后初晴,气象万千。黄石市大冶茗山乡彭晚村,在76岁老支书彭方龙眼里,近几年邻里间越发和睦,村民话语权多,村容村风之一变,文化娱乐设施多了,村民钱包鼓了,笑脸也更多了。

“村庄美不美,事情妥不妥,大伙来评议,这样的村庄能建不好吗?”彭方龙心直口快,一语道破村民心声。曾经,彭晚村人心不齐,环境“脏乱差”;如今,“有事坐下来商量”“自己的村庄自己建”已成为彭晚村人的共识,彭晚村也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去年,彭晚村入选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以村民自治凝聚民力、赢得民心,一幅生动的美丽乡村治理画卷铺展开来。

这是黄石深化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黄石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人人参与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不断创新治理方法,激发自治活力,提升治理效能,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治理让居民站“C位”

4日下午5点,在西塞山区陈家湾社区“左邻右里”议事协商中心,10多名党员和居民“管家”齐聚一堂,讨论热烈。

2018年的一天,一次路边偶遇陈家湾居民自发组织议事协商整修一条泥巴路,这让社区党委书记陈小玲看到居民良性自治的更多可能性。当天,社区和居民们现场协商决定,由社区出资、全湾居民出工出力修路。两天后,路就修好了。

这件事情让陈小玲深受启发,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居民自治模式也诞生了。经过商议后,社区集聚辖区居民邻里自治队伍,创建“左邻右里”协商议事中心,地点设在老社区办公楼一楼。社区有大小事情,会召集利益相关方,围坐讨论解决办法。

“原先陈家湾位置偏、环境差,我本打算搬到市中心去住的,现在环境变美了,舍不得搬了。”在陈家湾社区住了20年的居民尹红说。

居民议事协商制度激发居民主人翁意识,在社区治理中,居民频频站“C位”。

陈家湾社区居民议事协商机制已向全市推广。目前,全市已建立社区、小区、楼栋三级“邻里议事中心”6481个,仅2022年就累计收集筛选居民关注的热点议题4087条。

黄石港区胜阳港社区722号楼是出了名的“诚信守约楼”。在“红色大管家”楼栋自治模式的推广下,涌现出一批楼栋自治典型。

从“议事”到“评楼”,居民管好一个小区要从管好“一栋楼”开始。2014年,开发区·铁山区铁山街道胜利路社区提出“我爱我楼”倡议,社区工作人员、业委会、物业、网格员、楼栋长和居民等组成评审团,进行文明楼栋评审。

“门里是家,门外也是家,居民像爱家一样爱自己的楼栋,爱自己的小区。”胜利路社区党委书记潘晓梅说。

去年4月,我市在城区全面铺开“我爱我楼 共同缔造”活动。如今,全市各城区7000余栋楼加入“文明楼栋”评选中来,一场“文明楼栋 共同缔造”的活动已然进入高潮。

长效机制激发自治活力

走进阳新县富池镇王曙村,一栋栋小别墅式的民房错落有致,庭院鲜花竞相绽放。

2020年,一次党员干部和村民间的围炉谈话,“家庭积分制”制度酝酿出台,通过小小积分推动基层社会“大治理”,效果立竿见影。王曙村也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之路。

“通过积分制激发村民参与村集体事务积极性,村民从‘要我干’转为‘我要干’。”提到“家庭积分制”的目的和成效,王曙村党支部书记王何胜说,过去是“替民做主”,现在是“让民做主”。

为让“家庭积分制”制度形成长效机制,村民商议后投票决定将相关内容写进村规民约里。这也是黄石探索建立自治长效机制过程中形成的普遍经验。

什么是看得见的居民自治长效机制?在西塞山花园路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治理热情高涨,每栋楼前都挂起“居民公约”,爱好花草的住户主动将自家花卉搬到院子扮靓环境。

“我们社区的居民公约真的管用。”在黄石,群众对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的知晓度和参与度有多高,参与基层治理的效果就有多好。

2019年,我市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通知》,全市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得到全覆盖修订和完善,实现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

在乡村治理当中,我市以自然湾为基本单元,成立5300余个村庄理事会,探索推行“两培一选”机制,培养1035名优秀理事会成员成为党员、420名优秀党员理事会长成为村干部,2.3万名理事会成员带动群众广泛参与乡村治理。

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行“六民工作法”,先后出台《关于坚持党建引领深化居民议事协商的实施意见》《居民议事协商工作指引(试行)》。黄石居民议事协商制度越发规范成熟,居民自治热情调动起来了,更激发了居民自治活力。

凝聚合力提升治理效能

5日下午,一场在下陆区团结社区举行的文明劝导培训宣讲会深受在场100余名居民的好评。会后,居民纷纷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

这场培训宣讲会的主讲人便是“中国好人”、黄石新时代文明实践先锋团秘书长吕东。常年活跃在志愿服务一线的吕东,一年比一年忙。

“李婆婆,有事打电话,随叫随到!”在下陆区广州路社区,58岁的王丽华是出了名的“管得宽”,居民遇到困难都愿意找她。她牵头组建了“贤人马大姐”志愿服务队并担任队长,队员每天早上8点就在小区巡逻,邻里纠纷、文明劝导、治安巡逻等,都少不了她们的身影。

人人争当志愿者,社会治理更高效。2020年,我市制定《深化新时代志愿服务工作、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方案》,发动群众争当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唱主角”。目前,全市注册志愿者超56万人。

黄石港区天方社区结合辖区商铺多的特点,整合资源,由党员商户牵头组织成立“邻里商铺联盟”,采取“老人点单,商户接单”的运行机制,优先为社区老弱病残孕群体提供上门理发、送餐、送药、维修、家政等服务。目前,“邻里商铺联盟”已有42家商户加入。

引导多方力量融入居民自治中,这不仅是在整合资源,更是融合民心民意。

对此,外卖员杨建深有体会。2022年11月3日,美团泰便利黄石武汉路分店党支部在属地海观山社区正式挂牌,有着21年党龄的杨建被骑手们推选为党支部书记。

一闲下来,杨建就和“外卖小哥”们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而且在送餐时都不忘宣传创文政策,成为一名文明宣导员。

今年以来,黄石坚持把新就业群体融入基层治理,引导4000余名快递员、外卖员成为网格志愿者,组建“平安流动哨兵班”、“骑士小巷管家团”、“红色速递先锋队”等志愿服务队伍38支,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当频频看到“外卖小哥”忙碌的身影,黄石港区海观山社区党委书记蔡玮忍不住称赞:“基层治理又多了一支新生力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黄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正生动诠释着激发居民自治活力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