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黄石西塞山,夏浴湖畔。
沿江而下,走进与市中心相距15公里外的凉山村,黄石公证处公证员叶秋云正通过鲜活的案例,为村民讲解民法典中与农村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让民法典飞入寻常百姓家。
西塞山区凉山村“法律明白人”瞿发明趁着农闲间隙,在乡间田野为村民普法、调解邻里纠纷。
“村民听得懂也爱听,希望这样接地气的普法活动经常走进我们村,让村民在家门口享受法律红利。”凉山村综治办主任瞿发明由衷感慨,家门口的普法活动让大家受益不少。
不止于此。作为该村“法律明白人”的瞿发明,趁着农闲间隙,在乡间田野用浓浓的乡音为村民普法、调解邻里纠纷的画面被搬到由市司法局、市委网信办、黄石日报社联合出品的黄石市2023年民法典宣传月主题宣传短视频——“送你一本《民法典》”中,受到广泛好评。
在刚刚过去的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市普法办印发《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全市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在全市启动开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题宣传活动。
一个多月来,全市各部门积极行动,一场场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如火如荼地铺开,在东楚大地掀起新一轮民法典学习宣传热潮,总受众人数达到70余万人次,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主题活动 让民法典宣传全面铺开
5月31日上午,阳新县木港镇中心中学操场上响起阵阵掌声。木港镇司法所所长陈世冬讲青少年权益保护、高空抛物、校园暴力等热点问题,引导同学们学会如何运用民法典,台下同学们听得极为专注。
一场“民法典进校园”活动下来,进一步加强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让同学们明白了在生活中要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做一个学法、守法、懂法、用法的好公民。
群众关心什么,民法典普法宣传活动就讲什么;群众在哪里,民法典普法宣传就开展到哪里。
5月30日下午,在黄石港区沈家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黄石港区法律服务志愿服务队在这里开展民法典宣讲活动。
活动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为主题开展宣讲,重点围绕民法典的颁布实施、编纂民法典的重要意义和基本原则、民法典的主要内容三个方面及侵权责任案件进行解读。
现场活动氛围热烈,居民李大爷说,“最近正因为楼上家中漏水影响到自己而烦恼,通过今天学习终于知道如何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签合同时,一定要评估法律风险,还要写明双方不履行合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以免引发纠纷。”日前,湖北维佳律师事务所主任余泰福在湖北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集团宣讲民法典知识,重点讲解涉企高发案件防范知识,帮助企业防微杜渐。课后,该公司总经理王莉热情邀请律师经常到企业宣讲民法典相关知识。
据统计,民法典主题宣传活动期间,我市各地各部门开展民法典进机关230余场次、进农村490余场次、进社区190余场次、进学校1000余场次,进企业180余场次,举办民法典专题讲座380余场次,让法治声音进入千家万户。
创新形式 让民法典宣传入脑入心
各类创新普法形式纷纷涌现,带给群众更多更丰富的学习体验,让民法典入脑入心。
“在美丽的乡村里遇到问题你别怕,民法典里有办法。”在黄石开发区·铁山区太子镇世英村,当地的民法典宣传形式吸引了不少围观人员,普法志愿者现场解读民法典中一些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条款,以接地气、贴民心的方式,让村民了解、接受和践行民法典。
文艺演出形式鲜活,观赏性强,备受群众青睐。
5月31日,一场以“法治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法治文艺汇演在下陆区广州路社区举行,吸引300余名社区居民到场观看。
汇演以文艺的形式,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化。节目围绕民法典、平安法治等内容,将法治思想与法治文化融入到小品、快板、歌曲、舞蹈等表演形式中。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梅定祥表示,本次汇演不仅是一次展示我市法治建设成果的机会,更是一次普及法律意识、法治精神的实践,让法治精神在市民心中生根发芽。
文艺作品和文艺演出中融入各类法律法规知识,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引发现场观众热烈反应。
“未成年人擅自充值游戏账户,家长该怎么办?”“小亮和同学一起打篮球时,同学不慎摔倒受伤,小亮需要承担责任吗?”日前,我市近200所中小学校约30万学生通过学校教室“班班通”或学校视屏报告厅,统一收看了“荆楚普法云课堂”进校园第一期直播活动。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武亦文进行了《典亮生活伴民同行》主题授课,为学生家长及网友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民法典讲座。
通过网络直播课堂和展播法治短视频,观看人数多、覆盖范围广、群众接受度高,进一步扩大了民法典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据统计,5月份,全市各地各部门利用微信号、抖音号发布民法典宣传信息累计118条,制作播出民法典微视频130余个。其中,大冶市司法局联合大冶市委宣传部开展“身边的民法典故事”法治微视频有奖征集活动,收集各界作品127部,入围30余部,增强了群众对民法典宣传的参与感。
“这个活动很好啊,很热闹,还能学到东西。”外出遛狗的张大爷称赞不已。原来,民革下陆区总支联合下陆区司法局、下陆区党外知联会,在下陆区铜花社区新时代广场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将“法律夜市”开到居民家门口。
夜市充满了人间烟火气,送法进夜市,更加接地气。
在此次民法典宣传月中,我市各地各部门多层次、多途径、多维度开展民法典普法宣传,健全完善普法工作机制,开拓创新普法方式方法,扎实推动“民法典活动月”活动走深走实,使得民法典精神更加深入人心。
力求实效 让民法典宣传广受好评
连日来,一张张活泼生动的“我与民法典”手抄报经过展播被大家熟知,获赞连连。
从上月起,市教育局组织全市500余所学校,开展“我与民法典”手抄报优秀案例征集活动,近5万名学生参与其中。
此次手抄报活动使孩子们更加主动地去了解民法典的基本内容,懂得了如何运用民法典来保护自身权益。各中小学校还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我市教育领域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水平。
在阳新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阳新县检察院、阳新县法院联合送法进校园,多次组织学生走进这里开展体验式普法教学,取得良好效果。师生们普遍认为此类活动很有意义,能学到很多法律知识,对提升自身法治素养有极大帮助。
普法宣传力求实效,群众收获满满,并给出好评。
“不只是看个热闹,现场说法让我更深刻地记住了相对枯燥的法条,感觉收获很大。”汪仁镇村民李大爷说。
5月29日上午,汪仁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汪仁镇司法所联合徐斌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徐斌村开展“民法典进乡村”专题普法讲座。
法律志愿者和村民聊起了家常,讲起了法治故事,使村民在谈笑风生中对民法典关于婚姻、土地、继承等规定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很多村民都说这种普法方式接地气、入民心,希望日后要更多开展。
“这样的活动很好,村委会将陆续培养一批会讲民法典故事的‘法律明白人’,将这种村民喜闻乐见的普法宣传方式进行广泛推广。”该村党总支书记说。
各地各部门还把民法典学习宣传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紧盯群众和企业急难愁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5月12日,铁山法院来到辖区企业湖北启宏热工设备有限公司、黄石市高潮工矿机械有限公司开展走访调研,学习宣传民法典,面对面为企业“把脉问诊”。
“说实在的,我们在经营中经常会遇到劳动合同、经济纠纷等法律问题,有时真让我们头疼,上门送法让我们企业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该企业负责人感慨。
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努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我市积极组织资深律师深入企业开展“法治体检”,帮助企业破解经营发展中的法律难题。
同时,我市还将民法典纳入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纳入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教学课程、纳入干部学习培训计划,推动民法典学习长效化、常态化。据统计,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以领导干部为重点,通过党委(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民法典220余场次,受众逾7900余人。
可以看到,全市各级普法工作机构注重加强与相关职能单位的协调联动,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切实让“民法典宣传月”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实起来。
随着一系列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相继开展,“典”燃了群众学法热情,“典”亮了群众全新生活,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由此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