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调解流程、优化资源整合、强化服务联动……近年来,市司法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为抓手,推动我市司法行政力量深度融入基层治理,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注入法治动能。
“队伍、业务、阵地‘三融合’,让司法服务直达群众家门口。”阳新县富池镇司法所所长张锐介绍,今年4月,施工人员黄某意外身亡后,面对赔偿分歧,该所迅速联动综治中心、派出所组成调解专班,通过“法律+亲情”双轨引导,仅用48小时促成了和解。
市司法局通过“三融合”推动基层治理创新:队伍融合方面,全市28个司法所派驻73名工作人员常驻镇街综治中心;业务融合方面,人民调解、法律援助等核心业务实质性进驻县级综治中心,大冶、阳新等地均安排专业调解员驻点,市家调委等机构入驻市级中心;阵地融合上,司法所建设与综治中心无缝衔接,提升协同效率,实现“一站通办”。
“资源整合让解纷更高效、更温情。”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专业调解+法律服务”双轮驱动,成效明显。一方面,引导调解组织进驻综治中心、法院和派出所,指派律师在信访窗口提供咨询,落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另一方面,加强对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与公安、综治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和教育帮扶,成功化解风险隐患。
同时,建立“1+N”部门联动机制,以综治中心为枢纽,联动公安、民政等部门,构建“信息互通、资源互享”新格局,实现矛盾联调、治安联防、问题联治。2024年,全市调解组织成功化解纠纷13409件,乡镇街道调处纠纷1528件,一批风险隐患在综治中心指导下有效化解,基层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此外,市司法局创新“智慧联动”服务体系。线上,依托综治网格平台和公共法律服务“三网”融合,提供视频调解、在线咨询等支撑;线下,组织专职调解员深入社区排查化解,法律咨询、行政复议咨询等专业服务融入综治中心,打造“一站式”法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