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业务动态 > 公共法律服务

重党建、强改革、优服务,全省公证行业上半年“成绩单”来了

来源:湖北省司法厅门户网站      时间:2018-08-16 17:04


89日至10日,全省市州司法局长座谈会在汉召开,传达学习贯彻中央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推进会、全国司法厅(局)长座谈会和省委政法委全会精神,对深入推进全省司法系统新一轮改革和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会上,各市州还就上半年公证行业公证改革、服务民生、党建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总结,和楚公证君一起来看看~

据了解

全省公证行业现有公证处108家,执业公证员396名,上半年办证18万余件,开展法治宣传和公证咨询2万余次,办理公证公益法律服务3万余件。

为深入推进公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湖北省司法厅组成督察组分片区进行公证改革跟踪摸排,真查实督,重点对改革滞后、改革问题较多的地方进行现场指导,着力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优化工作机制。以发展壮大公证队伍为抓手,以加强公证队伍培养教育为重点,以加强行业党建为政治保障,建立高效的公证人才体系。

武汉市

司法局组织律师、公证人员为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世界军人运动会等提供专业法律服务。

在全国率先开展首套刚需房家庭优先选房公证试点。

全国首创的“民办初中学校新生入学电脑派位”公证服务,被司法部选定为公证指导案例,用以指导全国公证行业办理现场监督业务。

在服务银行金融债权风险防控、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开通绿色通道,80岁以上老人可以免费办理遗嘱公证。

公证机构通过进社区宣传法律知识、免费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召开社区讲座、发放公证办理事项指南等形式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长江日报》、《湖北日报》等媒体对此进行报道。

主动研究经济社会生活领域的新变化、新需求,为当事人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公证法律服务。

黄石市

公证机构改革已实现财务独立核算、固定资产移交,岗位设置和绩效分配方案已经获批,改革进入快车道。

公证处积极推进42项公证事项“最多跑一次”改革,对外公开作出八项便民服务承诺。

梳理传统公证业务,简化工作流程,拓展新生公证业务,推行家事顾问、企业常年公证法律顾问、专项调查、尽责调查、民事证据保全保管、民事证据适用意见等多项衍生性、非诉讼法律业务,业务量逐步攀升。

上半年共受理公证事项及相关法律事务2600余件,业务收入达91万余元。

襄阳市

利用“襄阳法律服务”、“襄阳普法”2个微信公众号和襄阳法律云服务等平台,积极拓展“互联网+法律服务”优势。

今年3月,襄阳公证处在自贸区襄阳片区29号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窗口开通网上预约办理公证业务;

621日为自贸区的群众和企业开通网上申办公证业务;

76日全面开通网上申办公证业务,实现“四减”,即减少服务程序(网上受理、拍照上传资料、预先受理和办证)、减少服务环节、减少不必要证明材料、减少办证时间,实行“限时联系制、轮流分派制、预先核实证据材料制、业务办理限时制”等,让群众和企业在办理公证过程中少跑路,实现“只跑一次”的目标;

7月底组织襄阳市司法局各科室现场观摩公证处网上办证工作,推动司法局机关“放管服”改革工作落实。

荆州市

荆州市司法局将公证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与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同部署、同安排、同督察、同落实,圆满完成了公证合作制改革任务。

公证改制前,荆州市共有公证执业机构9家,公证员38人,公证员助理11人。属行政体制的公证机构7家,事业体制1家,其他体制1家。改制后,荆州市现有公证执业机构7家(其中6家为事业制公证处,1家为合作制试点公证处),公证员25人,公证员助理32人。

改革使公证处和广大公证人员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公证员的责任感、荣誉感、使命感明显增强,还进一步激发了公证处和公证人员的工作热情。

荆州市各公证处结合自身特点出台了“晚一小时下班”“周六值班”“批量公证上门服务”“电话预约”等多项便民措施,真正实现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宜昌市

加快推进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公证处6月正式运行,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面落实省司法厅出台的42类“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

在继续推行“延时服务、上门服务、预约服务、提速服务、延伸服务”五项便民服务措施的基础上,近期又推出微信预审、网络受理、受托代寄公证书、节假日办证预约等服务,办证量同比上升30%,公证员队伍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十堰市

建立公证机构改革保障机制。根据中央、全省整体工作部署,去年,十堰市7家行政体制公证处全部改制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2家事业体制公证处完成了体制优化,改制为公益二类事业单位。

为确保改革后思想不乱、业务不断、队伍不散,十堰公证处积极与十堰市编办、市人社局等部门联系沟通,十堰市编办以文件《关于市公证体制改革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批复》对改革后公证人员编制核定、绩效工资核定、分配机制予以批复,极大的保障了公证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孝感市

孝感市司法局始终坚持以党建为抓手,积极引导律师公证队伍服务三大攻坚战,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示范点建设,不断完善律师公证调解工作试点和深化公证机构机制改革工作。

全市公证队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守住传统业务不丢,尝试新型业务不乱,不断优化办证流程,不断提高办证效率和服务水平,严守质量底线,严禁触碰红线,半年来队伍建设和业务开展平稳有序,实现零投诉。

孝诚公证处于20182月整体进驻市民之家以来,积极融入政务中心各项工作,不断细化受理流程和优化接待窗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放管服”,采取多种简政便民措施;严格落实公证服务“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不断加强公证质量管理,积极创新公证服务方式,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和素质培训。半年来业务量翻番,收入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荆门市

根据中央、全省公证机构改革整体工作部署,荆门全市5个公证处,现在改制为2家公益一类,3家公益二类。荆门普法微信平台经常发布公证机构办事指南,拓展互联网法律服务。

荆门市各公证处积极贯彻落实省厅出台的“最多跑一次”公证项目,简化工作流程,减少服务程序,推动公证机构“放管服”工作进一步落地生根。通过学习、整改,公证员作风明显改善,公证业务量明显增加,而群众满意度也明显提升。

针对公证机构人才缺失问题,京山、钟祥、沙洋都在积极想办法,通过向社会发布招聘用人信息等方式来统筹解决,目前沙洋已经通过招硕引博的方式招录一名研究生,京山招录两人。

不断充实公证员队伍,有效提高公证服务水平。

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设立开放式服务厅及接待窗口。

抓实“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做优“12348”服务热线。

鄂州市

开展公证质量检查,监督公证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严格执行违法违规执业惩戒制度。

举办全市律师公证人员教育培训班,打造过硬律师公证队伍。

黄冈市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公证机构和公证员的管理,保证公证质量,黄冈市司法局和公证协会上半年对全市12个公证机构、40名执业公证员进行了年度考核,组织了半年质量自查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并在全市进行了通报。

召开了公证协会会员大会,结合公证改革后的实际,调整了协会部分成员,成立了三个工作委员会,制定了行业规范等制度,由专职公证员承担协会主要职责。

举办了由公证管理人员、全体公证人员参加的一系列培训活动:讲党课,提高政治素质;学习宪法提升公证人员综合素质;授专业课,增强公证人员业务能力。

全市齐步走,按照“统一思想、统一部署、统一清单、统一材料、统一公示、统一实施”的工作要求,推行公证减证便民6项措施,确定42项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公证事项目录及材料清单,在各地网站、办证大厅予以公示,真正做到为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公证服务。

咸宁市

积极稳妥推进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尚诚公证处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积极拓展业务领域,完善管理制度,强化质量监管,公证质量和公信力明显提升,公证工作受到了社会相关群众和部门的好评。

随州市

公证工作在服务社会稳定、服务经济发展、服务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以来,随州市共办理公证事项2979件,有力的服务了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恩施州

恩施州8家公证处均于201811日起开始执业,全州共计划招录公证员21名,526日已完成事业单位统一招考笔试考试阶段。

仙桃市

20179月,仙桃市公证处推行体制机制改革,正式由行政体制公证处,转变为事业体制公证处。今年以来共办理各类公证业务2796件,比上年同期增加近700件,业务收费同比增长60%

为深入推进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工作,提高公证质量,更好地为当事人提供通畅便捷、高效优质的公证法律服务,仙桃市司法局组织律公科相关负责人、已退休的资深公证员对改制近一年来公证质量做了全面“体检”。

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业务探讨,注重程序、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公证机构应当制定出台相应措施,切实加强整改,服务为民;同时,着力加强硬件建设,优化办证软件,配套建立人脸识别、网上受理系统,实行档案电子化。

潜江市

潜江市公证处全面推行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秉承办理公证“最多跑一次”理念,在增强群众获得感上持续发力,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措施,不断提高办证效率,提升服务水平。

上半年,潜江市公证处以公证助力精准扶贫,为困难群体、特殊人群提供公证法律援助4件,为监狱服刑人员提供预约上门服务12次,通过邮件寄送公证文书60余件。

天门市

做强公证办理。天门公证大力补充新鲜血液,公证处新招2名引进人才,并已正式入职;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招录2人进入体检。

积极拓展规范各类公证业务,严格落实湖北省司法厅关于办理42类公证“最多跑一次”的工作要求。截至目前,共办理各类公证2037件,做到了无假证、错证。

神农架林区

按照湖北省司法厅要求,神农架林区的公证改革工作基本完成,但受地域实际发展制约,部分目标与上级要求还有差距。

现正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通过地域就近、联合执业等方式强化公证力量,为日后拓宽公证执业范围奠定坚实基础。上半年共办结公证案件21件。

省楚信公证处

诉调对接工作初显成效。去年年底,楚信公证处与武汉市洪山区人民法院联合设立了诉讼与公证协同服务中心,共接收法院移交调解案件110余件,缓解了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体现了公证行业司法辅助功能,有利于进一步促进公证业务的创新与发展。

开展知识产权公证服务。作为湖北省唯一一家“全国知识产权公证服务示范机构”,楚信公证处高度重视公证服务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应用,为湖北自贸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和湖北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知识产权公证。

积极开展公证公益活动。联合湖北省对外友好服务中心党支部举办了公证宣传服务活动,为社区群众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和宣传咨询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