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业务动态 > 公共法律服务

黄石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让群众共享更多公共法律服务成果

来源:黄石日报      时间:2023-05-04 09:45

4月的黄石,春和景明,万物勃发。  

“全体居民,胡律师今天来我们社区值班了,有法律问题的村民,请马上来居委会律师值班室咨询。”近日,在距离黄石中心城区有着20多公里路程的西塞山区河口镇闸口社区,随着居民群里发出通知,居民们闻讯三三两两赶来,不一会儿,值班室内就围满了群众。居民依次咨询,律师耐心细致解答。  

社区来了“社区律师”,百姓身边有了“法律顾问”,邻里的纠纷数量明显少了,居民们“遇事找法律”的意识明显增强,而像闸口社区这样每周都有专业律师上门提供法律服务的社区村庄在黄石就有866个,这是我市持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市司法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整合全市法律服务资源,加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持续建设人民满意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焦民生不断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年3月,《湖北省公共法律服务条例》正式实施,2021年9月,黄石市率先在全省出台了《黄石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为“十四五”期间我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了时间表、任务书和路线图。  

《规划》明确主要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政府主导、社会协同、覆盖城乡、规范高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城区10分钟、农村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圈基本形成,公共法律服务触角深入到街道、社区(乡村)、小区,在群众中实现“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  

为推进《规划》实施,聚焦群众需求,创新多元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模式,2022年以来,市司法局组织编印了《黄石市公共法律服务指引》,出台《黄石市基本公共法律服务事项清单(2022版)》,进一步向社会大众公布了法治宣传教育服务、法律咨询服务、法律便利服务、法律援助服务、人民调解服务、公证服务、司法鉴定服务、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小微企业共享法律顾问、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服务、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服务11大类27项公共法律服务事项的项目内容、服务对象、服务提供方式、服务提供主体等,为群众送上司法便民“服务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推动我市公共法律服务质量不断提档升级。  

“法律明白人”、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等资源入驻社会基层治理的最小单元社区和乡村,为群众提供贴身法律服务。  

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让更多群众成了法律上的“明白人”,不仅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高质高效公共法律服务惠及民生  

“感谢法律援助中心,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近日,家住大冶市还地桥镇的邹婆婆心情很暖很舒畅。  

此前,邹婆婆因意外事故造成残疾而引发一场纠纷,令邹婆婆想不到的是,只打了一个电话,便有专业律师提供“上门服务”,法律援助律师在接受指派后,经过多方取证、协调,以调查令的形式调取了证据材料,最终以调解的方式结案,邹婆婆很快收到了全部赔偿款。  

“对于年满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遭受工伤的农民工以及正在接受住院治疗的病人等出行不便的群众,需要时均可以拨打电话申请法律援助,我们将上门提供法律援助申请的服务。”市司法局公法科负责人介绍。  

2022年3月1日,《法律援助法》正式施行,市司法局在早年取消了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妇女、农民、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少数民族、军人军属、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等10类特定人群申请法律援助的案由限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应援尽援”“优援尽援”,我市已经全面实现了“刑事案件法律援助全覆盖和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努力让每一起司法案件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仅2022年,全市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5671件,办理法律援助事项32874件。  

2022年以来,市司法局主动延伸职能,开拓创新,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积极履职,主动作为,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转变发展。  

黄石市中石机电设备制造安装有限公司在外省某县新开项目。有员工提出,按当地“惯例”将“五险一金”作工资发放,否则不上工。经向法治体检的律师咨询,项目部最终采取了员工签署自愿放弃声明、同时通报当地劳动部门的方式,规避了劳动争议风险。黄石市司法局已经连续6年组织律师免费为我市重点民营企业精准“把脉、问诊、开方”,帮扶民营企业行稳致远。  

围绕“助力乡村振兴”,市司法局相继出台了“乡村振兴法治同行”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方案,聚焦推进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法律服务多元化专业化、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等方面,针对性地提出具体工作举措,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助力乡村振兴,基层依法治理和法治乡村建设不断深入,法治社会根基进一步夯实。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  

近日,因工作原因频繁在外出差的市民董鹏在为如何进行遗产公证苦恼时,在上网无意中看到“黄石市公共法律服务网上平台”,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扫码进入平台,没想到一下子就在手机上办理了公证预约业务。  

市司法局大力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实现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化、智能化、便捷化,用户可通过网络平台,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智慧化法律服务,让公共法律服务“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让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普惠、便捷、高效、精准的法律服务。  

全市现已建成了以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为载体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全市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仲裁委员会、人民调解组织等各级专业法律服务机构的法律服务人员已入驻全市各级“三大平台”。  

今年4月,市司法局发布《2022年度黄石市公共法律服务综合评价报告》,报告统计,截至2022年,全市建成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48个、村级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15个,全市886个村(社区)均派驻法律顾问,实现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全覆盖。  

目前,全市各类公共法律服务机构(组织)1262个,共有调解组织1161个,调解员3990人,司法鉴定人65人,仲裁员128人,村(社区)法律明白人1202人,基本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服务保障。  

公共法律服务相关的制度和标准不断完善,“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行业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全市所有村(社区)均派驻了法律顾问,并逐步让法律顾问进小区,我市“12348”法律咨询热线提供365天7x24小时全天候不断档服务,群众在全年365天向“黄石司法”微信公众号私信工作人员进行法律咨询,均能快速得到工作人员“一对一”线上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