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推进黄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法治化
近日,我市被全国普法办授予“全国法治城市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这是我市在法治城市建设方面首次获得国家级荣誉。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始终坚持“三大理念”,深入开展各类法治创建活动,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行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统筹谋划的理念夯实法治黄石建设基础
1、落实规划方案,明确发展思路。把握方向、突出特色、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是法治黄石建设的落脚点。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在系统学习和专项调研的基础上,科学设计了《法治黄石建设实施意见》,成为统揽和指导法治黄石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此后,每年研究制定全市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明确年度工作内容和工作措施。此外,还先后印发了一系列的工作标准和办法,确保各地、各部门、各单位做有标准、学有参照、查有范本。
2、落实组织领导,共谋工作发展。我市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始终坚持将法治黄石建设作为治市理政的基础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目标管理范围,常抓不懈。及时调整充实了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法治黄石建设的组织实施,制定统一规划,分解工作任务,考评工作绩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法治建设工作的指导、协调、督办、检查。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也设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建立规范的工作台帐和档案。
3、落实人员经费,强化保障力度。推进法治黄石建设,保障条件必不可少。不断加强办事机构建设,积极挖掘和培育法治建设人才,并进行专门培训,引导其逐步向知识化、专业化发展。同时还结合实际,制定工作经费保障标准,并根据工作需要和经济发展情况,建立工作经费动态增长机制,保障法治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以求真务实的理念营造法治黄石建设氛围
1、抓重点,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影响力。在普法内容上,坚持紧贴党委、政府中心开展普法教育。在普法对象上,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有针对性地开展主题活动和法制宣传教育。2012年5月,市人大常委会举办法制学习报告会。9月,市委政法委在全市学校中开展了“平安校园行”专项行动。10月,市委中心组举办法制专题学习(扩大)报告会。
2、抓载体,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渗透力。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的重要作用,办好各类专栏、专刊和法制宣传教育专题节目。积极探索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加强普法网站建设,推动政府网及门户网站加大法制宣传力度。2012年8月,我市被确定为全省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工作试点城市。10月22日,全省无纸化学法用法及考试工作现场推进会在黄石召开,标志着黄石的普法创新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3、抓活动,不断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坚持全方位、广覆盖的原则,强化开展活动的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配置合理、运转高效的有效机制,不断强化活动力度,拓宽活动领域,增强活动实效。2012年,在全市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中广泛开展了“百场法制教育巡回报告”活动,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报告共计120场次。12月4日,市依法治市办公室组织了有关市直机关、行政执法部门及高校、部分社会团体等42家单位开展了大型集中法制宣传活动。
三、以开拓创新的理念引领法治黄石建设进程
1、加强法治意识培育。加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培育,最大限度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参与法治黄石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善党委领导、政府实施、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坚持加大法律价值、法律至上等观念的传播和渗透,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对法律的理解、认同和信仰;大力弘扬先进法治理念,培养现代法治意识,使法治逐步内化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
2、加强法治创建力度。大力抓好法治县(市、区)、法治乡镇(街道)、法治单位创建活动。要求各地积极出台相应的法治县(市、区)建设实施办法,层层抓落实,将法治创建工作向纵深推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统筹兼顾的原则,在各地区、各类型、各行业建立了87个市级工作联系点,同时还确立了1个全国工作联系点,2个全省工作联系点,分头推进、各具特色。积极组织参与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省首批法治创建工作的先进县(市、区)、先进单位评选,明确目标责任,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科学、依法、民主管理。黄石港区曾获首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大冶市城北经济技术开发区观山村、西塞山区西塞街道凉山村、大冶市陈贵镇刘家畈村 、大冶市灵乡镇坳头村、阳新县木港镇泉波村分别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3、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丰富法治文化活动的载体和形式,进一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的多样化、系列化和规模化。倡导专业(业余)团体、组织和个人,充分利用法制影视、文艺汇演、文学、戏曲、书画、法制动漫作品等多种形式开展法制文化创作活动,打造法治文化精品,促进法治文化的繁荣发展。大冶市整合资源,共同协作,以新冶大道为主线,以东岳路等街道为支线,建设了“法治宣传十里长街”,如今已初步成型;黄石港区大力开展“法律义工进社区”活动,积极推进社区法治文化建设;西塞山区的“八泉社区法治一条街”已建成投入使用;大冶市还成立了“中老年说唱团”,自编自演法制文艺节目,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下一步,我们将紧密结合“对接武汉、比学九江,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鄂东特大城市”的重要战略目标,切实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各个环节,整体推进、分步实施,不断推动法治黄石建设创新发展。一是加强纵向联系,重视横向沟通,推进基础规范管理。二是理顺工作关系,配齐配强队伍,强化指导和规范。三是因地制宜,注重以特色主题活动为载体,营造浓厚法治氛围。四是统筹资源配置,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工作考评机制,推进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市局法宣科 吕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