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法治宣传教育民众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提高全市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法治信仰,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市司法局、市普法办上下联动、多措并举,在全市掀起法治宣传的新高潮。
一是召开会议全员发动。7月27日,市司法局召开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半年总结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重点部署系统上下共同推进“创文”工作,要求各地各单位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在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上狠下功夫,进一步创新普法手段,丰富宣传载体,突出自身特色,以强烈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扎实推进文明创建的相关措施落到实处。
二是直面短板系统谋划。针对前期文明城市创建中群众对法治宣传参与度和知晓率不高的薄弱环节,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坚持问题导向,联合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助力文明城市创建”的通知》,把普法宣传与文明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要求全市各级各单位要突出从主题宣传、媒体宣传、基层宣传、以案释法、问卷调查等方面抓好法治宣传工作,提升法治宣传教育知晓率。同时,市司法局、市普法办会同市委宣传部联合组织开展对全市“七五”普法中期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列出问题清单,交各地各部门整改。截止8月28日,市纪委、市国资委等9家部门(单位)积极落实文件要求,开展专项普法活动共13场次,参与干部群众34000余人次,法治宣传普及人数进一步扩大。
三是创新方式扩大影响。结合“创文”工作的新要求,市司法局创新普法宣传形式,多管齐下,形成多渠道多层面立体宣传态势。在黄石日报《普法之窗》栏目中重点注入“创文”工作元素。将“黄石普法”和“黄石法律援助”两个微信公众号整合为“黄石司法”微信公众号,加大普法信息推送频率,进一步扩大了受众面。创办《黄石普法动态》,及时反映全市各地各单位普法工作情况,对普法情况进行督办通报。同时,联合市委宣传部、市文新广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黄石市关于建立媒体公益普法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动员部署各地各单位运用广播电视、微信、微博、户外广告牌、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开展经常性、长效性的公益普法宣传。市司法局带头在迎宾大道、黄阳公路等重要路段运用户外T型广告牌开展普法宣传收到良好效果。此外,市普法办与黄石市广播电视台达成普法宣传战略协作,积极运用电视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和法治专场文艺演出,打出普法宣传组合拳。首档节目《法治视界》将于9月初与广大市民见面。该栏目对我市近两年获奖的法治微电影进行集中展播,以生动有趣的微电影主题故事提升市民观看兴趣,以见微知著的形式让法律知识深入人心。
四是联动上下整体推进。各城区司法局根据市司法局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努力提高辖区群众法治宣传教育的知晓率。黄石港区通过拍摄、播放法治微动漫、举办法治文艺演出4场、发放普法小礼品10000份、填写测试问卷等多种形式,在辖区内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西塞山区通过“共创文明城 幸福来敲门”行动向居民发放普法宣传单12000余份,向辖区党员干部赠送宪法学习资料4000余份,区法院在东楚晚报上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普及法律知识,较好地扩大了法治教育受众面。下陆区举办“法律夜市”及“文艺汇演”,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法宣传,提升了市民的知晓率与参与度。
下一步,市司法局、市普法办将持续发力、再添力度:一是以“七五”普法中期督查为契机,深入基层、面向群众广泛开展测评、问卷调查,掌握群众法律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准普法,提升群众满意率。二是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为抓手,压实各地各单位普法责任,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努力的良好局面。三是继续深入推进宪法、监察法学习宣传,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节点,开展声势浩大的法治宣传周,进一步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